一枚小小的彩票,怎么成了年轻人的精神良药? 全球动态

2023-06-30 09:08:22 来源:创投视界

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购彩大军,而彩票网点也以一种新的形式不断涌现。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福利彩票、体育彩票不仅出现在大街小巷的门脸中,也出现在了一些商场的档口里。这些购买彩票的网点装修时尚、紧跟潮流,甚至可以媲美众多网红店,而顾客基本上也以年轻人为主。

此前财政部发布的一组数据,足以印证彩票的火爆程度。2023年4月,全国共售出彩票503.26亿元,同比增加了192.54亿元,涨幅高达62.0%。具体来看,福利彩票售出增幅同比在30%左右,而体育彩票增幅暴涨80%。


【资料图】

尽管没有年龄层次的细分统计,但不难推断的是,新增加彩民的年龄往往偏低,带动彩票销售数据增长的,有相当比例可以归结于年轻群体增长的购彩情绪。一些彩票店老板表示,最近店里的年轻面孔比以往增多了。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走进彩票店?有人称,这波彩票热是受到体育赛事的带动;有人则认为,这是彩票零售机制全面铺开的刺激;还有人说,这是大家报复性的“暴富型”游戏,属于消费心理学的范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刮彩票,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彩票销售火热的背后,难道仅仅是“口红效应”吗?

前4月彩票销售大涨近50%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累计共销售彩票1751.5亿元,创5年来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9.3%,比疫情前的2019年和2018年大幅上涨超过20%。而4月份单月的销售额,已经接近去年年底卡塔尔世界杯期间的单月销售(2022年12月受体育赛事影响,单月彩票销售额为608.49亿元)。其中,体育彩票影响逐渐扩大,年轻消费者占主导地位。

分地区来看,彩票销售额最多的是人口兼经济大省:排第一的是广东,其次是江苏、浙江。按照2023年广东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来计算,2022年底广东常住人口为1.27亿,按此计算,2023年前四个月,平均每个广东人已经为彩票花了大概139元。

如果按照人均计算,浙江人均彩票消费位列第一,新疆和宁夏紧随其后。海南、广西、山西等省份的人均彩票消费偏低。天津人均彩票消费金额居全国首位,达到212元,体彩销售额占比高达82%。

彩票销售同比增长最多的是上海,彩票业的涨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暴跌后的恢复。此外,江西、安徽、陕西、江苏、重庆、湖北、贵州这些省份的增长也都超过了60%。

从彩票类型来看,今年增长明显的有两种:一种是竞猜型,主要是受体育赛事的热度影响;另一种是即开型彩票(指购买者在购票后立即就可了解其中奖与否,并可当即兑奖),其中被人熟知的是刮刮乐。

其实早在2018年之前,彩票销售额连续上涨了十年,但在2019年掉头向下,彩票销售额从2018年的5114.72亿元暴跌到4220.53亿元,在当时就出现了“彩票销量10年来首降,中国彩票没人买了?”、“3亿彩民清醒了”等言论,买彩票这种行为也一度被称为交智商税、割韭菜。

受此影响,2020年、2021年的彩票销售额甚至还不如2015年,不过这种情况在2022年有所好转,并在2023年的上半年迎来增长高峰。

中国并不是特殊的存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彩票的销量都维持着比较高的热度。《国家彩票》杂志一篇文章《经济越不景气,彩票越受欢迎?》表示,从全球来看,彩票行业并没有像人们预测的那样随着经济一起下行,恰恰相反,在经济不确定的形势下,人们更钟爱购彩了。数据显示,继2021财年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彩票机构都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销量之后,很多彩票机构在2022财年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甚至再创新高。

彩票业迎来大爆发,不仅是因为消费端的需求变大,也是彩票行业积极自救的结果。如今,彩票形式多样化,玩法多样化,彩票店布局便利化,是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入彩票店的原因之一。各式各样的刮刮乐,即便没有中奖,刮卡的那一刻,也能给年轻人带来极大的刺激和满足感。

彩票这种东西,已经从过去备受诟病的“智商税”,变成了当下治愈人心的“精神良药”。

与时俱进,彩票网点成网红打卡地

无论是社交平台上的热热闹闹,还是财政部的数据都在表明,彩票市场正在持续恢复发展,各地福彩中心都想抓住机会,纷纷调整业务布局,努力提升市场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力求让彩票市场“年轻化、潮流化”。

近年来,中国体彩推出了一系列互动新玩法,满足购彩者年轻化、多元化需求。比如,在今年“520”之前,体彩推出了粉色限定版,在浪漫氛围中见证参与者的幸福和幸运。为了助力购彩者们“将爱大声说出来”,体彩还用3期超级大乐透彩票票面,印上投票选出的20条“爱的告白”,让彩票成为“520”的特殊礼物,包裹住购彩者们的爱和期待。

为了匹配购彩人群年轻化的趋势,彩票网点更多地打入商圈、走进地铁站等,一些彩票店还玩出了多种花样。比如在广东肇庆,某个彩票店与奶茶店强强联合,打出“一杯奶茶一份快乐,加张彩票,双倍快乐”的口号,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跃跃欲试。

无独有偶,今年2月,杭州钱江世纪公园一角开了一家与汉堡店结合的彩票店“LuckyLucky”,装修风格走的是“美式复古风”,希望人们在享用汉堡的同时,来几张彩票卡看是否足够幸运。在店外还有一张海报,上面写着“人生何所求,暴富与自由”,精准把握年轻人的消费心理。

而淄博福彩则搭上了淄博烧烤的热度,趁热打铁办活动,开展了刮刮乐小卖场活动,凡是于活动当晚就餐的顾客,每桌赠送一张面值10元的即开型彩票“好运十倍”,狠狠的收割了一波流量。

在人群更加密集的夜市,彩票站也在尝试着做大做强。今年5月,河北体彩邢台分中心在邢台市中北世纪城夜市开设了一家体彩体验店,营业时间一直到晚上11点。这家店占地约100多平方米,共有两层。一层展示区内吧台上摆放着“十倍幸运”“甜蜜蜜”“绿翡翠”等多款畅销的顶呱刮游戏,还有“瑞兔呈祥”“玉兔贺岁”等生肖票,“锦鲤”“中国龙”等特色票。二层正在筹建竞彩体验区,有观赛区、查询区和休息区。

除了彩票的玩法越来越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彩票站还凭借个性LOGO、网红背景板、趣味十足的标语,逐渐转型潮店,愈发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曾经过时、老旧的买彩票行为,已经变成了新潮时尚的代名词,让年轻人乐于去分享。这也是为什么“打卡买彩票”能够在社交平台上强势出圈的原因。

如果说年轻人买彩票是因为压力过大,指望通过运气来“逆天改命”,恐怕不太准确。至少从彩票和年轻人的“相处模式”看,二者其实已经彼此接纳,彩票更像是一种日常的精神消费,很自然地融进了年轻人的生活场景。

彩票,年轻人新玄学和社交通货

关于“年轻人爱上买彩票”这个现象,有媒体分析了背后的种种原因,诸如职场挫折、情绪焦虑等。但其实彩票在当下的意义不止于此,他们买彩票的心态和方式早已与以往不同。

如果说以前买彩票带着些许孤注一掷的意味,那么如今买彩票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年轻人将买彩票纳入玄学消费或精神消费的范畴,借助买彩票寄托情感、缓解焦虑情绪,或是只为图个好彩头。这实际反映的是社会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年轻人的个性化消费趋势。

年轻人对彩票的热情不仅带来了收益,还创造了新的流量密码。关注彩票并经常刷短视频的人就会发现,抖音上已经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彩票博主”,他们会去各种新开的或人气旺的彩票店探店,直播买彩票、刮彩票的全过程。这些博主喜欢“批量式买彩票”,刮彩票的视频纷纷点赞过万,刷刷刷的刮彩票声颇有解压感,年轻人不用购买就可以在直播间过瘾;小红书上“彩票中了1亿怎么花”等话题成为引流贴,发布数量达10万篇。

在小红书上,“送礼就送刮刮乐”的风潮正在蔓延——把彩票做成“花束”送给闺蜜、男朋友、女朋友作为生日礼物、七夕礼物等等,“这是一束花还是五百万你说了算”,这种方式既新颖又浪漫,甚至还有人把刮刮乐当成“份子钱”随了出去。

在互联网一次又一次热梗的传播背后,彩票不仅仅有年轻人的“暴富期待”,还有他们的自我安慰与情绪释放。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彩票不仅是新型玄学,更是他们的社交硬通货,还带来了生活乐趣和仪式感。

买张彩票,不管中没中奖,大家都习惯发到朋友圈里分享。放在大学生毕业人数持续增高,就业问题、延迟退休等焦点问题越来越备受瞩目的大环境下,年轻人对买彩票这件事的热衷,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释。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窦东徽总结,年轻人开始爱上买彩票,是供需双方共同助推的结果。一方面,彩票店大量出现在年轻人聚集的场所,甚至做成快闪店、福潮店等,吸引年轻人;另一方面,年轻人希望通过刮彩票获得一定的掌控感,给自己一份额外的希望。

我国的彩票发行和国家的福利或体育事业关联,能给人一种参与感。有网友表示,“没中奖就当是为福利事业做贡献了”。有了这样的价值认同,彩票被当代年轻人认可,其实就在情理之中了。

随着年轻人对彩票的认知越来越深,他们都表示,可以把买彩票当做爱好但不能沉迷,一定要过真实的生活。专家也提醒道,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理性购彩行为,会助长不良的赌徒心态,长期陷在买彩票赚钱的“金钱思维”里,也会导致亲情和友情等人际关系的疏离。

总结

在微博热搜“彩票中了1.7亿后该做什么”的评论区,折射出大部分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想象。有人称这届爱做中奖梦的年轻人空有幻想,实际上他们只是在自娱自乐,与一些老彩民不同的是,他们更清醒、更克制也更求稳。

一张小小的彩票,承载的不仅仅是年轻的梦想,更是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次不中没有关系,还有下一次。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